close

「我將以這隻手解除妳的憂傷,妳的酒杯將永遠盈滿,因為我是妳的美酒。我將以這根蠟燭為妳點亮黑暗,並以這只婚戒娶妳為妻。」

(With this hand, I will lift your sorrows; your cup will never empty, for I will be your wine. With this candle, I will light your way in darkness. With this ring, I ask you to be mine.) ~
電影《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的婚姻誓詞。 


【地獄新娘】
看完這部黑色喜劇片之後,心中起了奇特的聯想,總感覺這部戲對應了現實的生活。片中環境是維多利亞壓抑的年代,傾頹的貴族正準備與暴發戶賣魚販舉行聯姻,對素未謀面的兩個年輕人維特與薇多利亞似乎還是很大的壓力。因此,當維特在教堂裏進行結婚預演之時,竟連誓詞都無法完整說出。
當維特被斥責之後,來到森林深處,獨自將婚姻誓詞以輕鬆的態度說出,婚戒隨即套在樹枝之上。原本是完美的彩排,但卻無意間換來地獄新娘的我願意,並將維特帶回陰間。
陰錯陽差下,維特的人生起了180度的大轉變,才開始對薇多利亞有好感,卻在下一刻必須活在死人的世界中,不得返回陽間。到最後,維特終於接受這殘酷的事實,心甘情願想要飲下陰間美酒,陪伴地獄新娘,不再去想陽間的美好人生。 

【巴克斯爵士】
由於維特只是短暫出現在陽間,隨即消失,所以落魄的貴族依然按原定計畫舉行婚禮,只是新郎換成巴克斯爵士。然而命運捉弄人,巴克斯爵士竟是多年前害死地獄新娘的元兇,今次的結婚也不過是要詐騙貴族家裏的錢。只不過,他沒料到貴族還巴望著別人施捨金錢。
當維特與地獄新娘在陽間的教堂舉行婚禮,薇多利亞也恰巧來到,地獄新娘反倒讓維特與薇多利亞再續前緣。巴克斯爵士同一時刻也出現,並以薇多利亞的性命為要脅。再一次,命運出現大逆轉,巴克斯爵士應可以輕鬆步出會場,但一杯陰間美酒卻讓這位自以為是的爵士重重地跌了一跤。
真愛的結局總是大圓滿,地獄新娘多年的情仇也在巴克斯爵士斷氣之後,宿怨得報,心中的結也已釋懷,化身蝴蝶逍遙於天地之間。 

繼九三年大受好評的《聖誕夜驚魂》後,睽違十餘年,提姆波頓終於又再度推出了第二部黏土人偶動畫。同樣以「開死人玩笑」為題材(實際上被譏諷的其實都是活人),《地獄新娘》取材於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加上了提姆波頓獨樹一格的黑色幽默與豐富的歌舞,再次把生與死的兩個世界給好好地顛覆了一番。

 -「樓上」-

故事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保守拘謹到幾近變態的維多利亞時期。片頭被關在鐘形罩裡的蝴蝶、勒死人不償命的馬甲等等,都在在呈現出了「限制」的意象;而魚販機械式的屠宰動作與人物間虛偽矯情的應對,也透露出生活的枯燥乏味。開場的第一首歌曲,“According to the Plan”,不但歌詞中充滿雙方父母的心機算計,更採用了大鍵琴的樂音來強化嚴肅的氣氛。在整體呈現灰藍色調的畫面烘托之下,這個「樓上」的活人世界竟是這樣冷酷無情、死氣沉沉。
維特和薇多利亞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婚約,因為小倆口的一見鍾情而難得地有了樂觀的前景;偏偏這時準新郎卻好死不死地招惹上了另一個女人-well,嚴格說來,「她」不算是個人啦-在月黑風高的森林裡結結巴巴練習著結婚誓辭的維特,竟然一不小心把婚戒給戴到了地獄新娘愛蜜莉的手指上,就這麼一路被拖到「樓下」成親去了。 

-「樓下」-

 相較於死氣沉沉的樓上世界,樓下的這一堆死人骨頭的世界顯得格外生氣勃勃。濃艷豐富的色彩和活潑的爵士樂營造出了歡欣熱鬧的氣氛,骷髏們高歌著“Remains of the Day”,不僅唱出了 「死吧死吧,人終難逃一死,不要愁眉苦臉,沒啥大不了。你大可逃避現實,求神拜佛,但大難臨頭,這一切都是白費。」這樣一種面對死亡的豁達態度,也唱出了愛蜜莉被負心人拋棄殺害的悲慘故事。 
「我將以這隻手解除妳的憂傷。妳的酒杯將永遠盈滿,因為我是妳的美酒。我將以這根蠟燭為妳點亮黑暗。並以這只婚戒,娶妳為妻。」維特原本應該對薇多莉亞說出的結婚誓詞,用在多年來哀怨地在陰間等待真愛的愛蜜莉來身上似乎更來得貼切感人。隨著劇情的進展,我們發現這個哭到一半眼球會掉出來,跳舞還能跳到腿骨斷掉的鬼新娘其實有著一副溫柔的好心腸(早就爛光了?欸,我當然是指抽象的意義嘛。)在維特千方百計想甩掉她時,一首“Tears to Shed”讓人不免為她一掬同情之淚: 「我觸摸燃燒燭火不會感到痛,我對寒冬酷暑一樣無動於衷。但我仍感到心痛,雖然心不再跳動,但我仍感到心痛,告訴我這一切都是夢。雖然我的心已死,我也會因為悲傷而傷心落淚。」
誤闖陰間的維特在相處中漸漸地發現了愛蜜莉可愛的一面,加上薇多莉亞已經被迫改嫁的刺激,於是決定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解除愛蜜莉身上的詛咒。這樣的勇氣不僅使他從當初那個唯唯諾諾的小伙子變成敢於挺身而出對抗邪惡的英雄,也為他贏得了最終的幸福。就像電影一開始時他打開鐘形罩放走蝴蝶一樣,維特也還給了愛蜜莉自由。片末的愛蜜莉的化蝶不僅有《梁祝》的淒美,更讓人想起人安徒生童話中變成七彩泡沫的人魚公主。雖然仍不免令人感到淡淡的遺憾與惆悵,但也不失為一個動人的 happy ending

-幕前-

 《地獄新娘》拍攝上最困難之處,在於其採用的是定格動畫的拍攝方式。在電腦動畫技術已經進步到令人目不暇給的時候,提姆波頓卻選擇反其道而行,回到最原始的拍攝方式,一格格地拍完這七十七分鐘的故事。黏土人偶的動作說不上是特別流暢,卻別有另一番特別的趣味。值得一提的是人偶的臉部表情-藉著一系列精細的零件操控,角色的喜怒哀樂被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尤其是幾幕愛蜜莉暗自落淚的畫面,動作的細膩精緻不僅讓人為之驚豔,也讓劇情更具感染力。
除了劇情的主要架構取材於民間故事以外,在《地獄新娘》中還有不少「惡搞」其他電影的有趣橋段:例如地獄酒吧中的鋼琴手很明顯地就是模仿著名的爵士樂手雷查爾斯;站在教堂門口對一群死人骨頭說“You shall not enter here.”的神父壓根兒就是《魔戒首部曲》中巫師甘道夫的翻版(更好玩的是,替神父配音的還是同劇中的白袍巫師薩魯曼呢。);《莎翁情史》中等著隨從脫下外套覆蓋積水的伊莉莎白女王變成了維特的媽媽;還有一對老夫妻生死闊別十五年後重逢,當下就來了個經典的《亂世佳人》式 pose...。此外,矮不隆咚、身上插把刀的拿破崙和胸口被轟了個大洞的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也都是電影中等著被發現的小小幽默。

-幕後-

提姆波頓多年來的兩位最佳拍檔-強尼戴普和海倫娜波漢卡特(同時也是波頓的女朋友)分別擔任維特與愛蜜莉的配音工作。維特的角色並沒有給強尼戴普太大的發揮空間,不過愛蜜莉倒是徹徹底底就像是海倫娜波漢卡特的翻版。在 DVD 的幕後花絮中看到卡特的訪問,不禁莞爾-她還真的是和提姆波頓越來越像了(兩人都頂著一頭超有個性的亂髮)。卡特將愛蜜莉這個有點神經質卻又不失青春天真的可愛角色透過豐富的聲音表情精彩地詮釋了出來,實在是讓人越看越喜歡啊。

花了十年籌畫拍攝的《地獄新娘》,無論是在人偶的設計或是劇情的鋪陳,處處都可以看到提姆波頓的用心。在奧斯卡頒獎的前夕,就以這篇短文祝福提姆波頓能抱回最佳動畫長片的獎座吧。

引用網址: http://blog.yam.com/selinachen/archives/120342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寶兒 的頭像
    寶兒

    鴨寶.予芊之境

    寶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